(一)視覺藝術科課程宗旨


  • 擴展學生以視覺為主的感官、美感和藝術經驗;
  • 使學生能夠進行表達個人感情和思想的視覺藝術表現;
  • 通過評賞和創作,發展學生視覺認知、共通能力和後設認知;
  • 藉著對不同文化的接觸,拓展學生多元的視野;
  • 陶冶學生情意、培養修養、品德,以至對國家民族及世界的投入感;
  • 以及培養對視覺藝術的終身興趣。


 

 


(二)視覺藝術科四個主要學習目標


四個主要學習目標,即培養創意及想像力、發展技能與過程、培養評賞藝術的能力及認識藝術的情境,相互關聯,相輔相成。

 

(三)視覺藝術科校本課程特色


本科配合課程宗旨,結合數字時代發展與國家民族情懷,致力培養學生藝術素養、創意思維及文化認同。課程設計兼顧正規與非正規學習,營造豐富多元的藝術教育環境。

 

1.    校本正規課程

 

  • 融入數字教育與國民教育
    校本課程積極引入數字藝術創作工具(如數位繪圖、數碼媒介、AI、AR等),提升學生運用資訊科技進行藝術表達的能力。同時,透過欣賞及創作具中華文化特色的作品(如中華文化、傳統節日主題創作等),培養學生對國家歷史與文化的認同與自豪感。
  • 主題式單元設計
    校本課程以跨課節的主題單元組織,讓學生從多角度探索同一主題,並結合觀察、討論、資料搜集、創作與反思,深化學習內容。
  • 視藝學習冊
    每位學生均備有「視藝學習冊」,用以記錄創作過程中的靈感來源、草圖試驗、資料整理、反思等。此舉強調「過程重於成果」,鼓勵學生重視構思、嘗試與修正,培養自主學習及後設認知能力。
  • 佳作展示與同儕互賞
    定期於教室內、校園各處、學校網頁等不同的平台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,鼓勵學生互相學習與欣賞。每學年舉辦「視藝作品展」,增強學生成就感與創作動機。

 

2.    校本非正規課程

 

  • 多元藝術活動拓展學習經歷
    設有「週六畫班」、「午間藝術坊」等時段,提供額外藝術實踐機會;舉辦「藝術家進校園」活動,邀請本地藝術家到校指導,開闊學生視野。
  • 參與校內外比賽
    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校內主題創作比賽及校外視藝競賽,以競賽促進學習動機與水平提升。
  • 校外參觀與文化體驗
    安排學生參觀藝術館,結合課程主題進行實地學習,增強對藝術與文化的直觀認識。
  • 聯課活動傳承傳統工藝
    開設多元聯課活動,如扎染、竹編、水墨畫、心靈粉彩、沙畫、水彩等,讓學生接觸不同藝術媒體,尤其注重傳統工藝的體驗與傳承,培養美感與文化歸屬感。

 

總結

本校視藝課程結合時代趨勢與文化根脈,強調創作過程與學習者中心,透過多元活動與展示平台,鼓勵學生探索藝術、表達自我,並建立文化自信與國民意識。課程設計具系統性與延展性,兼顧藝術技能、審美能力與價值觀的培養。

 

活動剪影